我已经开始了大学生涯,最近我一直在反思我2022年高考失利的原因。我回忆了上半年的复读时光,我发现:前半年数学解题我没有用草稿纸算,一直在心算。纯心算算的慢,缺少了必要的计算量和有效思考量、训练量,后来回归正常训练方式,才勉强弥补上了训练量。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情绪,据认知心理学研究,情绪深度影响人的信息加工方式,不同情绪下,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脑区配合和信息加工模式,影响到人类长时工作记忆的加工方式以及知识结构,从而更深的影响思维习惯。
首先,从知乎答主张英锋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283467/answer/36196052 中,我可以得到一个启发性结论:人的长时工作记忆也就是知识水平,完全取决于人的有效思考量和训练量,不依赖于先天流体智力。但这个结论,还没有普遍的基本事实作为证据和依据。我们只能先从侧面辅助寻找这个结论的依据并自己作出关键事实性论证。简单来说,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键事实:陶哲轩、高斯等大数学家之所以思维能力强不是因为流体智力,而是因为他们的计算量思考量巨大。但这个结论,对此持不同信念的人们,会抱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并进而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进步曲线。一方是完全的先天决定论:天赋决定一切数学解题能力,无法弥补;另一方则是完全的后天决定论:天赋和智商和数学解题能力一点关系也没有,数学解题能力完全可以无上限的提高。这两种观点,由于基本事实离目前久远(欧拉、高斯等大数学家的真实流体智力无法精确测量),本质上谁也无法说服谁,谁也无法推翻谁。我从一开始就倾向于并深信第二个,为此我做了无数思考,构建无数次理论,但最后事实都没有证明它是对的,而且最后结果不合人意。
如前文所述,在2022年11月份,我在做数学分析习题时,突然顿悟。那是一道导数意义下,求证微分方程关系的题目。我当时没有立刻直接看出解题思路,因此我算了很多具体例子,并列出它们的关系,企图找出这些例子及其关系的隐藏结构。那时我头脑空明,毫无顾虑,内心个体力的疲倦在我空旷的头脑中被排斥。在用五种不同角度分别算到五阶的关系和例子时,我头脑突然抓住草稿纸前面的关键一步,然后快速顿悟到这一步正是题目要我们揭示的核心关系式。在此刻,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前面各个长串的式子被我的潜意识忽略,我的心灵告诉我,只有那个式子才是关键。最后我轻轻把这个式子从
正如我在前文——我掌握的核心技术能力中,我已经领悟了思维流。思维流可以贯穿所有知识和核心技能的学习和迁移中。因此,我只要数学足够熟练,发掘到足够的本质,我编程和网络构架也会得到思维流的迁移。我已经具备了,从一个开源软件中学习其代码,把它编码提取,灵活运用迁移到其他app的创造之中。因此,请贵公司相信我的能力和潜力,我一定会帮贵公司完成好此项目。
角色 | 职位 |
负责人 | 数学辅导老师 |
队员 | 产品经理 |
队员 | 前端工程师 |
队员 | 后端工程师 |